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8 17:00:49
红枣之乡果然名不虚传!
6月26日,记者在山西吕梁市柳林县山区采访,顺着蜿蜒的山路一路行来,车窗外漫山遍野都是葱茏茂盛的枣树林。
“这是三交镇宋家垣的万亩枣林。”站在山路边,顺着柳林县长武跃飞手指的方向望去,从山顶到沟底,满山坡的枣林一片葱绿,一嘟噜一嘟噜刚成形的枣果在阳光下绿光闪闪。
“施的都是农家肥,覆盖宽地膜,既保墒又除虫,绿色食品能卖出好价钱!”农业技术顾问刘笑算了一笔账:万亩枣林亩均收入4000元,还有林下间作农作物:400亩谷子、1000亩玉米,每亩收入都在千元以上;还有500亩西瓜、3000亩小杂粮、豆角、旱地西红柿等,被誉为“二层楼”的种植模式,使每亩收入不低于5000元。
曾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的三交镇,共有红枣3万多亩,年平均产枣1500多万斤,亩均收入2000多元。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830元,红枣就占到近35%。
“桃三杏四果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有政府扶持,枣树如今是俺们的摇钱树,加上间作的瓜菜,富裕日子不用愁。”三交镇堡则村农民冯明栋满脸自信。他家4口人,8亩地全部是枣树间作瓜菜,再加上农闲时打工的收入,每年全家收入在5万多元。
既做“黑”(煤)县,也做“红”(枣)县
柳林县煤炭资源丰富,红枣资源也很丰富,全县农民人均1亩枣树,被国家评为“全国八大木枣品种之首”。由于前些年抓煤炭来钱快,对优势红枣产业重视不够,结果大不相同:靠煤炭资源优势,柳林从贫困县一跃成为山西第一的经济强县;但红枣产业发展慢,全县人均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农民4.9万人。
面对这一尴尬局面,柳林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调研考察,寻找红枣产业化发展的科学路径。“不能只做‘黑’(煤)县长,还要做‘红’(枣)县长”,武跃飞讲了两件让他深受触动的事:
一次是到河南“好想你”红枣加工企业考察,看到人家展览馆里介绍柳林红枣:中国最好的红枣产地,红枣品质好,营养丰富。“柳林的枣产业为何没做大?”另一次是到和柳林县一河之隔的陕西省清涧县考察,了解到人家20万人口,种了22万亩红枣,产值达22亿元,高产高效的秘诀是科学管理,“三抢”枣果:初熟期抢收1/3青枣入库速冻,供企业常年加工;雨季前抢收1/3成熟枣冷藏,据市场行情上市;秋天抢收最后的1/3,避免了雨季损失,又抢到了好行情。
柳林有红枣种植面积28万亩,全县农民人均1亩。县领导认识到,柳林红枣产业提升空间巨大,红枣优势不亚于煤炭,而且对全县农民增收致富具有更长远意义。
政府扶持、企业带动,“摘果子工程”富农民
近两年,柳林县制定了“政府建基地,企业举龙头,农民得实惠”的枣业发展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农民提高红枣林的管护水平,让28万亩红枣真正形成基地,实现产出效益最大化。仅今年县财政就投资1500万元,通过集体组织、村民互助、企业参与等方式,在红枣主产区的5个乡镇建设了3万亩红枣管护示范区,每亩补贴500元,被农民高兴地称为“摘果子工程”。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有8户红枣加工企业与5000余户农民签订了红枣管护和购销合同。同时全力建设红枣集散园区,选择4户龙头加工企业入驻,推进红枣加工销售一体化、品牌化经营。目前,三交镇山娇枣业年加工红枣超过200万斤,产值1500万元,不仅解决了农民卖枣难,还解决了近百农民农闲时的就业问题。
“有政府支持、企业带动,种红枣增收致富越来越有干头。今年枣树管护的好,挂果很好,不遭大灾准能抱个‘金娃娃’。”三交镇坪上村37岁的刘喜才感叹说,用传统方法管护,每亩红枣最多收入1500元,用科学方法管护每亩能收入近5000元。他一家4口人,共管护着44亩枣树,除去人工费,今年纯收入18万元。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设富裕家园、绿色家园、幸福家园,实现强县富民。”县委书记王宁说,去年柳林全县农民纯收入已达到7596元,今年预计将超过9000元,增长18%以上。
来源:人民日报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