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煤五矿有着开采50余年的衰老矿井,2008年宣布破产,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该矿立足自身实际,多措并举采取有效措施,今年前7个月,该矿安全、生产任务、进尺、销售收入、盈亏指标等在“寒冬”的逆境中创造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位制造成本同比下降38.95元/吨,较计划减亏226.26万元。
废旧堆里“淘”出“金元宝”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的严峻形势,该矿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重点在修旧利废、节支降耗上下功夫,坚持“省下的就是自己的”成本理念,层层发动,全员参与,充分利用班前会、板报、橱窗、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在全矿大力营造节约氛围,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修旧利废台账,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职工修旧利废、节支降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在全矿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厉行节约”、“人人升井不空手”、“我为企业增一分利”等活动,据悉,该矿通过利用回收上井的U型棚,除一部分经修复可复用外,另一部分被改制成了拉板、可缩性点柱,剩余的边角料因弯曲变形严重,无法再修复使用的,再改制成铁背木及U型钢棚底托盘,最大限度地达到物尽其能,该矿供应科支书杨鹤告诉笔者,切割成U型钢棚底托盘,成本只有5元一个,而成品底托盘每块是26元,一个就节约21元,该矿平均每年要投入消耗木背木15余万根,价值约70余万元,而利用废弃边角料制成铁背木,不仅抗压强度高,不易折断,使用寿命长,还可一次投入,多次复用,实现再利用,仅此一项工作加起来每年就可节约资金100余万元。笔者从五矿供应科获悉,今年1—7月份,该矿在修旧利废方面共节约资金198余万元,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煤质增效600余万元
“按照煤质管理办法和矸石买卖制,对采煤队罚款800元,对队长、支书罚款300元,对生产科长、调度主任罚款200元……。”这是又一次该矿就煤质矸石超标问题在矿早起调度会上处理通报。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严峻形势,该矿坚持把煤质管理作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班前会、广播、板报、橱窗、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煤质就是效益”的质量意识,狠抓现场管理,抓好生产现场的每一道工序,严格控制水、矸石、馍皮、饮料瓶以及杂物进入运输系统,切实做到分装分运,从源头、运输上降低原煤水分和灰分含量。同时加强煤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煤质管理办法,实行煤质管理联责制,对出现煤质问题或每千克低于矿规定煤炭发热量5500大卡的,将给予区队、班组、有关科室及主抓煤质的矿领导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并张榜通报批评。据悉,该矿上半年原煤发热量每千克始终保持在5700大卡左右,较计划提高了200多大卡,有效地保证了煤炭质量,光从从抓煤质方面今年上半年就增效6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创新添活力
今年以来,为克服水、瓦斯、顶板、工作面衔接紧张以及煤厚不均等诸多困难,大力实施“科技兴企” 和“人才兴企”战略,该矿坚持创新发展思维,大力实施科技兴矿发展战略,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工作小组,出台下发了《鹤煤五矿科技项目管理制度》、《鹤煤五矿科技成果管理奖励办法》等八项管理制度,矿规定每月提取不低于矿月度工资的1%资金,对科技项目每月进行评审,按照创新项目贡献的大小进行奖励和收购,并逐月在矿工业广场公示栏里张榜公布,这样既调动了员工参与技改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为企业节约了材料、配件费用,解决了生产中的挡手问题,促进了安全生产。目前,被矿收购的科技创新成果项目达560余个。生产科张红岩上报的《1105煤柱工作面及改造工作面优化设计》,该优化设计不仅解决了五矿接替紧张的被动情况,为开拓延深工作争取了时间,而且带来了29.44万吨的煤炭资源,为五矿创造了4300万元的经济效益。2208皮带改装成转向胶带输送机, 项目改造后,三部输送机变成了一部,光电费每年就可以为矿节约60余万元。箕斗提升改为大倾角皮带机运输,大大提高了矿井提升能力,由以前的每年最大提升能力45万吨,现增加到每年提升能力可以达到80万吨煤。现在,创新成为全矿广大干部职工津津乐道的话题,整个矿区呈现出人人关心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喜人景象。 (张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