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为了达成上述政策,国际环保组织已经争取了多年。2002年,绿色和平、地球之友等非政府组织曾就碳足迹问题起诉美国进出口银行和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2009年,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不得不同意为项目提供贷款时将限制其碳排放量上限,但美国进出口银行的不为所动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
如今,奥巴马对海外煤炭项目的限制融资举措将使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能源战略不得不发生转变。过去五年,美国进出口银行为大量燃煤电厂提供了贷款,其中包括为印度的一个4000兆瓦的电厂提供9.17亿美元融资。银行方面的解释是,这些贷款将为美国提供数百名从工程师到矿工的就业机会。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进出口银行正在审查的一个越南1200兆瓦的燃煤电厂项目的提案,其命运正受到各方关注。
对世界银行来说,能源战略的转变同样面临挑战。这主要体现在外界对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燃煤电厂采取的态度上。华盛顿著名智库——美国进步中心(CAP)曾批评世行为南非提供的30亿美元燃煤电站项目,称国际金融机构应该把更多气力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上。撰写这个报告的4位研究者指出,世行给予化石能源项目的贷款是给予可再生能源项目贷款金额的两倍。
环保组织则认为,世界银行2012年的煤炭投资额是5年前的40倍,并称“世界银行关于能源的核心思想不连贯”,将对此类电厂未来尝试减排的行动产生负面影响。
反对者则认为,美国和世界银行放弃所有对化石燃料的支持也并非明智之举,目前燃煤电厂仍然是较贫穷国家,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地区的最佳选择,如果美国和世界银行对这些解决发展问题的项目说“不”,意味着这些项目只能从中国寻求融资,这可能使中国从中受益。
眼下这个选择将直接体现在世界银行在科索沃资助的一个燃煤电厂上。一方面是世界银行对燃煤电厂融资的限制,另一方面又是贫穷国家对电力的巨大需求。世界银行行长金墉(JimYongKim)最近对媒体表示,气候变化和煤炭是一回事,人道主义又是另一回事。他说,“我们总不能看着科索沃人民冻死”。据悉,世界银行目前正在研究科索沃是否有可行的清洁能源替代解决方案。
事实上,无论是奥巴马政府的新政,还是世界银行的建议都没有对煤炭表示绝对禁止。在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发生冲突时,这扇小门依旧敞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