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8 22:00:00
动力煤在上周三再创上市以来新高,而焦煤却徘徊在2个月以来低位。二者多年来“同涨同跌”,但近期为何走出相对独立的分化行情呢?
动力煤自9月26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以来一路上涨,截至10月16日,主力1401合约报收563.8元/吨,较首日挂牌价累计升幅已达8.35%,打破了商品期货新品种上市后必跌的“魔咒”。相比之下,同属煤炭板块的焦煤表现则十分疲弱,自9月末以来已经连续三周下跌,目前价格水平在2个月以来的低位徘徊。不少投资者对此产生疑惑:曾经在煤炭市场里同涨同跌的“兄弟品种”为何近期的走势差异却如此之大?
产业链存差异
从两个品种的产业链来看,动力煤和焦煤在上游原材料方面有一定内因关系,属于原煤的不同品种。按照国标,原煤分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焦煤主要来自烟煤里的瘦煤、气煤等,而动力煤则主要来自褐煤、无烟煤和烟煤里的其他品种。可以说二者上游均是原煤。
从下游来看,动力煤和焦煤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都期货能源产业研究员唐晶向记者介绍,动力煤68%用于电力行业,而焦煤80%用于钢铁冶炼,下游需求的不同是二者行情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处于产能过剩行列,上周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钢铁行业赫然在列。虽然《指导意见》提出了一些控制产能的八项措施。唐晶认为去产能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最理想的状况也是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完成,短期来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格局不会改变。由于钢铁行业状况不佳再加上对上游焦煤的话语权比较强决定了焦煤期、现货价格的弱势。
动力煤下游是电力行业。我国目前电力资源属于紧缺状态,龙头公司的垄断地位较高,对于动力煤的需求也比较稳定。进入四季度,水电占比开始减少,冬季储煤行情即将开启。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已经提前开展冬煤存储工作,在9月底就已经开始逐步提升库存。上游方面,动力煤现货龙头企业中国神华已经开始陆续上调部分动力煤品种价格。
升水幅度不同
除了下游需求的差异外,焦煤、动力煤期货与现货的升贴水因素也是二者走势分化的重要原因。动力煤占煤炭产量的比例大约在75%,无论是品种还是产量,动力煤都远远大于焦煤,二者现货定价也因此有一定的区别。焦煤会在出坑口后进行洗煤工序提高精煤率,而部分动力煤则会直接出售给电厂,因此焦煤的现货定价基础高于动力煤。
目前市场上的焦煤的现货报价均比实际成交价要高一些,期货价格也随之较实际供需“浮高”。而且期货较现货升水约10%,随着主力合约1401的交割日期逐渐临近,期货较现货的升水将会回归,期货价格表现得更为弱势也就不难理解了。而目前动力煤期货较现货的升水幅度在5%至6%,还处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运输费用也是造成二者走势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动力煤和焦煤的主要产地,山西省主要运力以供应计划内为主,随着冬季取暖用煤炭需求的增加,在运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焦煤和动力煤的运费因为用量级别的原因会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况,动力煤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也是支持其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
分化格局将持续
从历史行情来看,焦煤和动力煤现货价格走势高度相关,短期二者价差走势出现分化能否持续,引来市场关注。
焦煤和动力煤的基本面情况近期也产生了一定差异。炼焦煤四大港口库存在6月下旬创下了846万吨的两年以来记录高位。而焦煤的下游焦炭由于长期高开工率,焦炭港口库存超过6月高位,目前为229万吨,焦炭高库存对焦煤价格影响很大。焦煤的终端需求来自钢铁行业,9月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环比回落4.2%至49.2%,重回50%的荣枯线之下,其中9月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9.2%,环比重挫8.9%,显示钢铁行业“旺季”需求明显不及预期。同时,9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亦回落至50%之下,显示中国钢材出口经历了7、8月份的大幅增长之后,后期钢材出口增速或将回落。钢材的弱势难改使得焦煤弱势运行。
相比之下动力煤的需求情况却在悄然好转,四季度季节性需求旺季是后市走强的重要动力。过去几年,冬季动力煤现货供给较为紧张,动力煤价格都会有一波上涨行情。目前环渤海动力煤周报价开始调高,重点电厂存煤仍处低位,后期电厂将会持续补库存,这些都使得动力煤的基本面强于焦煤。
动力煤和焦煤在产业链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无论是上游供应、煤种、产量、制作工序、运费的差异,还是下游需求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煤炭市场化的进程加快,焦煤与动力煤很有可能成为行情独立的不同品种,未来的价格走势有望打破多年来二者“同涨同跌”的惯性。
来源:天津网(天津)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