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孤儿、留守儿童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学生党员工作站“牵手基层 携爱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1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走访了睢宁县“宏慈助学之家”,送去了他们对孩子们的关心。
“睢宁县宏慈助学之家”的建立者刘保宏先生,是睢宁县岚山镇万庄村一名普通的村民。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十五年风雨,矢志不渝,无不包含着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执着精神,无不履行着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实践行动。他不仅资助了面临失学的500多名大中小学生,使100多人圆了大学梦,而且前后收养了35名孤儿,建立了江苏省唯一一家民办的、助学助养为一体的“睢宁县宏慈助学之家”,使35个孩子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温暖下,放飞理想,被称为“托起太阳的人”,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刘爸爸”。
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的到来受到了刘先生的热情接待。在实践团成员与刘先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后,刘先生便带领大家参观了“宏慈之家”。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都深深地被刘先生的事迹而感动,无不满怀着震撼、感动与崇敬。刘先生告诉大家:“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你在山谷中的呼喊,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最好的回报。”
午饭后,刘先生与实践团成员举行了一场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实践团成员纷纷向刘先生提问,刘先生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外,刘先生无比骄傲地向大家展示了他收养的孩子平日里给他发来的短信,短信中一字一句流露出的父子情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实践团的成员深深的理解到,他们虽无血缘关系,但是刘爸爸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亲之人,都是他们精神的支柱,生活的依靠。座谈会的最后,刘先生说到:“我最大的幸福,就是让更多可怜的孩子有一个温馨的家,让社会对这些孩子送去更多的关怀。”他说,“我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这是我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实践团成员再一次被刘先生所感动。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行动起来,打扫卫生,还别出心裁,精心设计并组织了如“数数字”、“谁是卧底”等一系列团体游戏。游戏过后,每个孩子都畅谈了自己的梦想,分享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孩子们简单的话语中夹杂着一份天真,一份坚定,实践团成员们完全沉浸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那一刻,大家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了解了每个孩子的梦想,并鼓励孩子们要勇敢的追逐自己的梦想。
时间悄无声息地溜走,在这次实践活动快要结束时,同学们恋恋不舍地和每一个同学告别。一位孩子紧紧抱着一位实践团成员问:“你们还会再来吗?”,并且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本次实践团走访睢宁县“宏慈助学之家” ,对于传递青春正能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梦的实现从孩子们梦想的实现开始。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可以用自己微薄之力,宣传刘先生“助教兴国”的伟大理想,唤起社会对孩子们的关心与爱护,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的梦想,从而实现中国梦想。(作者: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