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8 20:15:15
锄禾日当午,
汗滴和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很长一段时间是小学课本中的内容。可以说这首诗对刚刚识字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
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读过这首诗,至今我仍能倒背如流。这首诗让我知道和记住了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那时候我们把浪费看成很是可耻的事。现在,还有把浪费当成可耻的事的吗?
那时候,我们不能扔掉一粒饭粒,不能随手扔掉一颗小小的锣丝钉,不能--有太多的不能。那时候我们知道一个简单朴素的道里:“粒粒皆辛苦”。
现在,浪费的岂止是“粒粒”?谁能估算出这浪费的天文数字?太多的“粒粒”,太多的浪费令我们心痛,让我们感慨,更让我们无奈。
“粒粒皆辛苦”成了一句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粒粒皆辛苦”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人人以此为容;现在的铺张浪费也是一种凤气,有又谁去谴责?
那时并不仅仅是因为物资匮乏而提倡勤检节约,那是人的道德和良知;现在也并不是因为物资极大丰富而在所不惜,也同样都是人的道德与良知的反映。
物质是无限的,而可供人类享用的物资是有限的。地球也并不仅仅是我们的,也是我们的子孙万代的,我们没理由浪费。
“粒粒皆辛苦”并不是过去时,而更应当是现在时和将来时。节约是一种美德,与物资的多少没有关系。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