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8 19:25:44
神宝能源董事长刘明(右)向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杜少中介绍说,今年以来,神宝能源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三级政府共同筹资4000多万元,冒顶坑治理歼灭战全面打响。 记者 李新民 摄
“经多年治理,过去小煤窑留下的2300多个冒顶坑如今只剩下不到200个。”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神宝能源)董事长刘明说,“今年以来,神宝能源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三级政府共同筹资4000多万元,冒顶坑治理歼灭战全面打响。”
刘明是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做上述表示的。近日,在神华集团组织的“企业开放日,美丽草原行”活动中,记者走进呼伦贝尔、走近神宝能源,实地探访神华集团旗下这家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的绿色发展之路。
曾几何时:小煤窑遍地开花,大草原千疮百孔
7月30日,盛夏季节的大半个中国暑热难耐,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牛羊肥美,气候宜人,甚至还有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朵朵绽放……
“如果你前些年来这里看到的可不是这个样子。”与记者同行的神华集团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部主任孟坚介绍说,那时这些地方遍布大大小小的坑穴,有的甚至连成了一片,如同草原上裂开的一道道伤疤,令人心痛。造成草原千疮百孔的是当年的小煤窑。
资料显示,呼伦贝尔地下资源丰富,其中探明煤炭储量超千亿吨,特别是在宝日希勒矿区,煤层埋藏浅、倾斜角小、易于开采。上世纪80年代,在“有水快流”的思想支配下,小煤窑遍地开花,最多的时候达300家。
神宝能源电视台记者冯琨自小便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在他的记忆里,小煤窑采煤时响起的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至今依然清晰。他说:“那时候,被爆炸气浪掀起的土块在飞行了数百米的距离后,会突然掉落在我家的院子里。”
“这些小煤窑的老板只想着挖煤赚钱,根本不顾及对草原的破坏。不长时间,这些小煤窑开采过的地方就会出现塌陷,草原上出现一个个冒顶坑。”作为当年小煤窑疯狂开采的见证者,宝日希勒居民韩东山回忆说,“冒顶坑不仅破坏草原生态,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经常有放牧的牛羊掉进去,曾经有一位开车看草原的人,连人带车陷进冒顶坑,车子再没能拿出来……”
据了解,宝日希勒蒙语是“紫花盛开的山岗”,但由于小煤窑遍地开花,“冒顶坑”不断出现,最多时竟达2000多个。美丽草原上这片“紫花盛开的山岗”,竟然变成了“黑色坑穴遍布的山岗”。
央企到来:弥补历史欠账,建设生态矿山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关注小煤窑乱采滥挖造成的草原生态破坏问题,并就此拉开煤矿资源整合的序幕。2002年12月,宝日希勒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2005年,该公司并入央企神华集团,更名为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2005年,成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转折点。这一年,内蒙古自治区拿出财政配套资金用于采煤沉陷区 治 理 ; 这 一 年 , 进 入 草 原 的 央企———神宝能源改变采煤方式,关闭了最后7对小矿井,拉倒井架,回填井口,由过去的井工开采转变为集中露天开采。
据了解,大规模集约化露天开采,使安全生产水平大大提升,多年实现煤炭生产“零死亡”;同时,资源回收率大大提高,由小煤窑时期的25%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7%以上;更重要的是,为把采煤对草原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他们采取腐殖土剥离保存,采空区及时回填治理,腐殖土重新覆盖、植草等措施,恢复草原地貌,效果非常显著。
与此同时,面对历史遗留下的千疮百孔,神宝能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力配合政府利用露天矿剥离的土方对冒顶坑进行回填。据统计,神宝能源多年来累计投入4300多万元,采取爆破冒落的方式,利用露天矿剥离的土方进行回填、覆土、种草……呼伦贝尔大草原冒顶坑正在大面积递减。
“经过多年治理,过去小煤窑留下的2300多个冒顶坑如今只剩下不到2 0 0个 。 ” 刘 明 告 诉 记 者 ,“2013年神宝能源又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三级政府共同筹资4000多万元,冒顶坑治理歼灭战全面打响。”
随后,刘明带领记者走进大草原,来到最后一片冒顶坑前,他幽默地说,“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吧,如果明年你们再来草原,这里必将是一片绿野,整个大草原将会生机盎然。”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