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2 09:36:14
煤价过山车
这一年,煤价的变化犹如过山车一般疯狂。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为例,今年第一周该价格报收633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1元/吨。此后,价格一路下跌,先是以每周2~3元的幅度下降,到第21周报收607元/吨。之后降幅开始拉大,到第36周报收530元/吨,比年初下降了103元/吨。
此时,煤炭市场已经是哀鸿遍野,中小煤炭企业减产、停产很常见。
然后,又是一个迅速上涨的过程。从第37周开始,该指数开始大幅上升,到第47周,报收631元/吨。也就是说,在2个多月内,指数价格上升101元/吨,基本回到年初水平,升幅远比上半年的降幅来得迅速。
其中,从6月下旬至10月初的三个多月内,被业界认为是大型煤炭企业上演了一场震撼整个煤市的“拼跌”价格战。而从10月份开始,随着冬储煤以及新一年度电煤谈判的来临,煤炭价格又被企业迅速拉高。此时,中小煤企已经是有心无力。
由于煤炭企业多为地方国有企业,煤价下跌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站出来,出台各种煤电互保的救市措施,试图力挽狂澜。不过,市场并不买账,救市的效果不明显。
雾霾的影响
受雾霾的影响,今年煤炭比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要承受“污染”的骂名,而全国性地减少煤炭使用已成趋势。
对此,《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同时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则指出,应该拓展煤炭利用途径,从煤炭转化发展前景看,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化发展前景广阔,转化方式灵活,资源利用率高,同时有国家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大。
但发展煤化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煤炭行业而言,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
自然而然,进口煤被推上了风口。在国内煤市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哪怕是一根稻草,也有可能加剧煤市的下行趋势,何况是数亿吨进口煤?而进口煤被“摊上大事”并非没有理由,因为进口煤中有一部分是高硫煤或褐煤。这很容易遭到环保方面的非议,尽管两者本身不能划等号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
当然,不仅仅是针对进口煤。雾霾还影响了今年国内的电煤合同兑现率。原因无他,就是各地出台了限制使用高硫煤的措施。
先清费后正税
这一年,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像一块肥肉被一再夹起。而煤炭企业则念念不忘税费太重,要从价计征的话,必须先清理杂费。
3月5日,山西的22位全国政协委员就煤炭资源税改革联名提案,建议国家允许山西先行先试,实施从价定率征收。
3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深入推进毕节实验区改革发展规划 (2013~2020年)》,要求贵州毕节地区研究开展煤炭等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试点。
5月18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将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到煤炭等应税品目”是今年要重点推进的项目。
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要求年底前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同时加快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煤炭企业担心的是,这边各种税费尚未清理,那边又增加了新负担,倘若是高煤价时代倒也可以承受,怎奈今年不景气?
转变快速发展的思维
这一年,煤炭行业效益下滑,企业经营困难。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8.8%;企业资产负债率63.05%,部分企业超过77%。
对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认为,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煤炭行业要转变近10年来快速发展的惯性思维,重点实现六个转变:一是实现计划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转变,煤炭企业要从找政府转向找市场;二是实现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两化融合、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三是实现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四是实现产品从单一的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五是从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六是安全管理要从大幅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向提高职业健康保障程度转变。(艾顺龙)
来源:中电新闻网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