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年轻人,刚从学校毕业就投身煤海一线。短短几年时间内,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角色”之中,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对煤矿的一腔热情挥洒着汗水,为煤炭事业的快速发展冲锋陷阵,也让整个矿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平凡岗位彰显人生价值
位福财现年28岁,于2010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同年被分配到王村斜井综掘一队,并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由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机电主管技术员,在身后留下了一连串踏实而又坚定的足迹。
位福财告诉笔者,刚来到综掘一队时,自己还是一个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战经验的毛头小伙,虽然每天跟着原机电主管技术员王潘博学业务,却没有一点工作压力,直到王潘博被调走之后,整个队上的机电维修工作才全部压在了他的身上。“为了能尽快排查出设备故障,不耽误掘进进度,我去机电科把手头设备的所有图纸和技术资料找来,没事就看,直到整个原理图都映在脑海里,平时还把大学时候的专业书籍拿出来,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学习一遍……”提到为何能胜任机电主管技术员这个职务时,位福财说他也不知道,只是一心想着把工作任务拿下。
在工作之余,位福财还在淘宝网上自费购买了《电工技术》、《机电传动》等专业书籍,
不断钻研综掘技术,并结合综掘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研究出了一套工作面快速掘进方法,时刻保证综掘机和皮带等掘进设备正常运转无故障,不仅提高了工时利用率,还为矿井顺利实现全年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爱岗敬业 “以矿为家”
田虎是王村斜井综采二队的一名采煤技术员,和位福财一样,也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于2010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七台河学院采矿工程。
自参加工作后,为尽快完成从一名温文尔雅的大学生到煤炭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田虎全身心地扑身到煤海一线,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将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当遇到棘手问题时,他还虚心向老工人、老师傅们请教,跟队干部、班工长和工人们打成了一片。“田虎从来没有摆过大学生架子,经常撵着我们这些老人手问这问那的,让我们感觉像是给大学生当了老师。”该队的端头工鲁西社笑呵呵地说着。
由于综采二队主管的工作面处于煤层风氧化带,地质情况复杂,现场生产情况变化多端,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田虎也就因此经常忙碌奔波在采煤工作面和办公室这两点一线的“战场”上。“我们队上的人都管田虎叫‘工作狂’,因为他经常是连续几天不回家,队友们就经常跟他开玩笑,说他再不回去,女儿就不认识他了。”闲聊中,田虎的徒弟周小波告诉笔者,田虎现有一个一岁多的女儿,每次回家都想抱抱孩子,可总会落个亲生女儿不让抱的下场,孩子已然对这个不经常回家的爸爸生疏了。“有时候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吃过晚饭后在公园遛弯,就感觉自己亏欠妻子和孩子的太多了,所以我只能更加努力工作,多挣些钱,让妻子和孩子过上好生活。”田虎边说边下意识地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积极奋进超越自我
同样,现任王村斜井安管科副科长的李博当初也是顶着大学生的“光环”进入煤矿工作的,至今已有三年之久。
2010年,25岁的李博带着对矿山的热爱与憧憬,只身来到王村斜井,成为采煤队的一名见习技术员。“刚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上,有些实践操作、业务技能还不太熟,所以时常会听到一些工人说现在的大学生啥都不懂之类的话,听到这些,我心里很不舒服,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不给大学生这张名片上抹黑。”李博回忆着刚参加工作时的内心想法。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向一线靠拢,向一线的老师傅学习,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凭着“一定要在煤矿中干出个样来“这一拗劲,他先后通过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安全工程硕士,并于2013年被委以安管科副科长这一重任,全年排场整改安全隐患592条,制止”三违“行为485人次,牵头制作矿井事故案例Flash文件30个,成为井口大屏幕巡回播放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