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4-05-21 09:59:47
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尚未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行业对煤炭的依赖及开发有效替代能源,只是宽泛地提倡促进能源技术创新,实现安全清洁能源的供应。
最近几年,中国煤炭消耗快速增长,如今已到每年逾32亿吨的水平,为全球仅见。煤炭占中国能源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占电力供应的八成。中国境内煤炭储量丰富,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但使用煤炭有一定限制;媒体也重点报道煤炭对产煤省分和大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资源的负面影响。
实际情况是,中国当前的煤炭产量增长难以为继。世界能源理事会(World Energy Council)根据2011年数据做出预测,以当前年产量增幅计算,中国已探明煤炭储量仅够支持34年,即中国煤炭储备将在2049年左右耗尽。而仅在短短十年前,有关方面预测储量仍可开采一百年。
国内煤炭储备枯竭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带来深远影响。以乌克兰危机为鉴,中国领导人显然要避免类似困境。
最近几周的局势表明,西方国家因俄罗斯干预乌克兰事务而进行制裁受到极大限制,原因在于欧州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俄罗斯。所以,中国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也亟需开发新的国内能源以取代煤炭,而不是依赖进口传统化石燃料。
但截至目前,中国应对能源缺口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引入海外资源和建设进口基础设施。如今,中国进口煤炭发电量已经超过了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的总和。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调整并有效落实,则在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之际,绝大部分的能源消耗都将依赖进口燃料。
由于非常规油气能源的蓬勃发展,美国有望在十年之内实现能源独立。中国若要效仿,就必须快速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
风能和太阳能技术成熟之后,中国才开始大规模投资。现在必须针对技术尚未成熟的领域投入下一轮资金,包括页岩气、新的核反应堆设计、能源储存、海上风电,以及地热能源等。
中国能否在能源领域做出真正的创新,将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如果成功,就有助于中国崛起为超级大国,也会有利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否则,当中国梦实现之时,国家虽摆脱了贫困的枷锁,却要换上一副能源进口的枷锁。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