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人,若没有对梦想的不懈努力,就不会无怨无悔的付出;一个人,若没有对事业的无限追求,更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宋超,就是这样一个为梦追逐的人,从站在洗煤线上的那天起,他就为自己规划了事业起跑线,十几年如一日的不停奔跑,让他跑出了七彩的人生轨迹。
他连续四年被聘为太西洗煤厂“首席技工”,是班组员工心中公认的“超人”;他以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不懈努力,摘得集团公司“技能状元”的奖牌;他以勤思考、善管理、为人亲和的独特人格魅力带出一支业务精良、善打硬仗的精英队伍,他所带的班组连续三年被评为厂“优秀班组”;他身先士卒,以自己为标榜,使班组员工人人成为“岗位明星”,是车间领导眼中的好“兵头”。他就是太西洗煤厂二分区洗煤车间生产四班班长宋超。
苦练内功画彩迹
如果,一个人的出生不能选择,那么,人生的道路则可以由自己手持画笔确定一条轨迹。2003年,宋超被调到太西洗煤厂洗煤车间担任岗位司机。从这一刻起,性格腼腆、做事踏实的他就下定决心:干就干出样来,不能让人小瞧了自己。别人闲聊的时候,他开始研究洗煤厂工艺流程,了解设备性能特征;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苦读煤炭洗选专业书籍,仅一年的时间,他记录的学习笔记就有厚厚的一沓……正是凭借刻苦钻研,他很快掌握了重介风选工和浮选岗位操作技巧,并先后取得重介分选工和浮选工工种技师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厂同时拥有这两项技师技能等级证书的第一人,他多次获得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也成为车间公认的“指标控制专家”。也正是他业务精湛,2007年,车间任命他为生产四班班长。
洗煤车间作为洗煤厂的核心部分,产品质量是否稳定、回收率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到全厂的经济效益和太西煤的“品牌”。“只有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生产组织才能稳定,安全生产也才能有保障!”刚刚担任班长的宋超在抓好队伍稳定、安全生产的同时,更是把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作为首要任务。为了提高班组员工技能,增强员工质量意识,他成立了以班组指标司机及高技能人才为主的技术攻关小组,研究、分析、解决在生产工艺、指标控制以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员工技能水平的不同,为大家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在培训形式上,他追求多样化,将以往煤质资料由技术员来讲解改变为班前会上指标司机自己分析;将每日一题由笔记记录转换为现场提问;将集中理论培训与现场实操培训相结合;在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与理论知识扎实的年青岗位司机中开展结对子活动,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坚持每月对员工培训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及时调整培训方法与思路,在他的带动下,班组员工技能操作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2013年,他代表厂里参加集团公司举办的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他深知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不能辜负厂里对自己的期望,令一方面让自己这么多年刻苦专研的洗选技术再一次得到验证。赛前,他再一次对生产过程中重介分选技术进行潜心研究,当班生产时,他就坚持在洗选设备前,对生产指标的操控一遍遍盯看,对每一班、每一时的不同煤质按照洗选指标进行调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夺得了重介分选工种的状元,为厂里赢得了荣誉,也用实力再一次印证了自己,更为自己的人生轨道画上了重重的一笔。
携手共赴成材路
“一流的队伍,就要创造一流的业绩”。充满朝气与激情的宋超,从带班第一天起,就为自己定立了目标。
宋超会带兵,敢于放手让班组员工去干。为了增强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他在班组中开展了“我的岗位我作主”主题活动,要求每一位员工在发现岗位上有问题都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自己能处理的自己动手处理,处理不了的第一时间汇报,并根据员工工作情况,每月评选班组“员工之星”,激励班组员工立足岗位做贡献、立新功;首创“班组员工业绩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结合各岗位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根据班组员工每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将每月的考评分直接与员工工资收入挂钩,促进了班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严格化。
班组安全工作是搞好安全生产,减少各类事故的基础和关键。宋超发挥班组的力量,从组织与技术两方面着手,从防止未遂事故,异常现象做起,一点一滴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教育培训上,他以现场为阵地,以管理为重点,注意引导员工从思想上,从行为上提高控制不安全因素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他突出抓好员工“安全第一”的意识,突出提高员工“我要安全”的觉悟,同时把培训考试与员工的月绩效考评挂钩,多层措施使班组员工素质明显提高。他充分发挥班里党员和群监岗、网员的作用,要求全班党员身边无“三违”,洗四班党员责任区自挂牌接受监督以来,安全、机电责任事故为零;坚持群监岗、网员每月的汇报制度,建立了由点到面的网络,极大地改善了现场的作业环境,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太西无烟煤资源的短缺,外购原料煤的入洗在二分区已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原煤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对洗煤车间的洗选设备运转,还是原煤入洗的过程控制,都带来极大的挑战。“只有更加精细的管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宋超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汇到班组的各个工作环节中,每天的班前会,“抓质量、保安全”是他每班必讲的话题;在白班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他狠抓各项清理检查工作决不放松,做到周密、细致,为夜班全力以赴的搞好生产提供保障;在夜班的生产过程中,他要求各分选岗位精心操作,密切配合,在他的带领下,班组的精煤产量、回收率等各项指标都在计划之内,2013年,在车间的指标竞赛考核中,班组连续五次夺得第一。目前,他所带的23名班组成员中,有10人被聘为厂高技能人才,有2人被聘为集团公司二级师,2013年,太西厂在洗煤车间中开展了涉及6个工种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宋超所带的班组包揽了全部工种的第一名、并取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吟歌齐唱和谐曲
“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在班组家文化建设中,宋超用实际行动作表率、用真情凝聚人心。
面对突击任务,他带领班组党员冲锋在前,脏活、累活、难活抢着干,以实际行动默默影响大家,让班组员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锻炼和感化。2011年2月的一天夜晚,由于精煤入料管发生堵塞,致使生产无法运行,入料管道狭窄又满是煤泥,谁去疏通管道?正当大家犹豫不绝时,宋超二话没说便钻了进去,狭小的空间无法使用工具,他只能用手一点一点地清理煤泥,将堵塞在里面的木块一块块分解并取出,在这漆黑又阴冷的管道里,他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工友们要求替换,他却说:“这活太脏,还是我来吧!”管道终于清理完毕,看到冻得发抖、浑身满是泥水的班长宋超,大家心痛之余又满是敬佩。2012年7月,洗煤生产中一精煤皮带突然出现跑偏,造成严重撒煤,眼看就要到了交班时间,为了不影响大家正常下班,宋超要求党员留下清理撒煤,可全班人员没有一个人同意,就这样,全班人马齐上阵,经过两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撒煤终于清理完毕。
他遵循“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落下”的原则,在班组中开展“1+1结对”活动,由每名党员重点帮扶1名普通员工,每名高技能人才帮扶1名技能水平低的员工,从安全、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此方式收效显著,班组员工素质整体得到提高。为了让大家清楚了解工资分配等情况,对员工绩效考评、工资奖金、出勤及各项劳动竞赛等情况都进行公示、公开,让大家干得舒心,评得服气。在生活中,宋超还是一个细心的人,为了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他要求自己每月至少和本班职工每个人谈一次心。
“一个都不能少”更是宋超爱班的信道。陈一鸣是班组的一名员工,曾经对待工作消极怠工,思想情绪很不稳定,宋超没有嫌弃他,而是更加靠近他、关心他,工作中主动帮他解决难题,生活中经常嘘寒问暖,渐渐融化了陈一鸣的心,也吸引了他融入到班组的大家庭里。“不能让自己掉队,影响了班组的成绩”。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陈一鸣被评为厂中级技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让他找到了自信。宋超还经常对本班员工走访谈心,谁家有难事,哪个员工有情绪,他都了如指掌,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他经常说:“不管什么时候,安全都是最重要的,绝不能让班员带情绪作业,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