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国电平庄煤业西露天矿构建多方联动的帮扶机制,千方百计地搞好惠民工程,为员工谋利益,让困难员工感受到企业和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努力营造家园文化,建设和谐稳定矿区环境。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帮扶力度
该矿面对庞大的困难群体,千方百计筹措帮扶资金。探索形成了“四点儿一储”的工作机制。即行政划一点儿,上级组织拨一点儿,矿工会筹一点儿,员工捐一点儿和建立互助储金会。矿行政逐年拨款 20 万元,矿区工会每年划拨20万元,矿工会每年自筹30万元,现有员工捐款6.2万元,并以每年2万元的幅度递增。到目前为止,该矿筹措帮扶资金 76.2万元,有效保障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矿属单位还成立了互助储金会,互储金额8.15万元。同时,该矿成立了困难员工帮扶站,2013年以来,走访376户困难家庭,为420户困难家庭送救济款36万元,特别是在平庄矿区工会的大力支持下,为80户困难员工家庭购买了电视机,让困难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上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建档建制统一帮扶管理
该矿按照“标识统一、场所便利、功能完备、人员稳定、档案齐全、资金落实”的要求,加强帮扶站点规范化建设。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加强帮扶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选拔和配备政治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到帮扶工作岗位上工作。强化帮扶服务功能,夯实帮扶工作基础,完善帮扶制度,推动形成体系完备、制度健全、覆盖全面的帮扶工作网络体系。在帮扶工作过程中,既防止“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还避免“不闹的孩子没人管”。为了使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到真正的困难户身上,发动各级管理人员,开展了扶贫解困大走访活动,根据调查走访掌握到的第一手资料,按照困难类型和困难等级为每一户困难家庭建立了困难档案并制定了帮扶措施。并根据已经脱贫解困,调入调出或者新发生的困难户对困难员工档案及时归纳、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在帮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该矿都认真听取和采纳大家的意见并主动接受职工代表和员工群众的监督,确保制度严明、执行规范。
分类定位提高帮扶实效性
该矿在帮扶困难员工工作中,做到明确原因、对症下药。有些家庭从人均收入上看并不困难,可是由于家庭成员患了大病导致负债累累,对这部分员工,不能因为人均收入高就不去帮扶;有的家庭由于人口多、收入低,生活确实困难,可是如果不改变家庭状况,给再多的救济也只能坐吃山空,于事无补,对于这样的家庭,变输血为造血,挖掘他们自身脱贫的潜力。该矿根据困难员工档案,对困难员工家庭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定位。把那些通过扶贫能够脱贫的家庭定位为“扶贫户”;把遭遇突发事件,造成暂时困难的家庭定位为“解困户”;把那些即便通过组织帮扶也很难脱贫但又不能不管的家庭定位为“送温暖户”。找到了问题,查明了原因,分清了类型。便于帮扶工作的开展。困难员工王潘江本人收入低,妻子无工作,两个双胞胎女儿同时上大学,造成家庭困难,该矿首先为其子女申请了2000元助学资金,为他的爱人提供了5000元创业启动资金,这样既解决了暂时困难,又帮助其提高了家庭收入,现在他的孩子已经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该矿发放困难救济金115万元,发放扶贫粮油1.8万公斤,先后为17名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助学资金2.4万元,为11户困难家庭成员安排了临时性工作,实实在在的为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
(马玉海)
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投稿QQ:63100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