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一队人才引进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打造全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形成了专业优化、年龄合理、活力十足的人才队伍,积聚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科技拔尖人才、高级技能人才,为全队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强大的事业吸引人
近年来,面对煤勘市场下滑的严峻形势,山东省媒体地质局一队牢牢把握地质找矿和地质服务两大主力军定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煤勘主业在调优做强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优势,金属勘查、海洋勘探、环境评价、地质灾害资质等新兴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自2010年以来,全队经营成果和职工收入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水积鱼聚,木茂鸟集”。与蒸蒸日上的经济形势相得益彰的是,发展所需的环境评价、地质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工程、物探、探矿工程等领域的大批专业人才被吸纳到一队发展的大舞台中来,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全队现有职工12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0余名,其中全国储量评估师1人,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3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2人,山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专家3人,一、二级建造师4人。
人才引进形式不拘一格
牢固树立“人才只管安心工作,其他一切由我们来办”的引才理念,打破工作中的条条框框,只要是地质事业转型跨越发展需要的人才就想方设法大力引进,需要落实待遇的全力落实,需要解决编制的想法解决,需要解决住房、子女上学、配偶就业等问题的努力帮助办理。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每年2-3次到专业院校、科研院所举行专场招聘会,在严格把关、认真筛选的同时,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增进双方的互信和了解,近两年来,50余名大学毕业生投入到该队地质事业的发展当中。同时,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上发布招聘信息,广招社会各类精英人才。坚持“以人才招引人才”,通过现有人才的人脉关系招引一批,通过合作对象招引一批,通过服务对象招引一批,近五年,成功引进矿山服务、金属勘查、环境评价、地质灾害治理等领域10名高层次人才。
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引进来”与“用起来”相结合,主动通过各类项目工程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更快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切入点。结合全队自身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实现一个人才的引进带来一批人才队伍的培育,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金属勘查、海洋勘探等新领域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招引了一批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对于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在职称晋升、职务聘任上给予优先和政策倾斜,形成“轻学历、重能力”的人才评价新标准。特别是提拔一些能力较强、年轻有为的骨干人才享受管理人员待遇,担任实体总工程师、经理助理等职位,在培养他们管理能力的同时,标杆立榜,有效地激励职工积极进取。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对在科技进步、产业带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拿出专项经费予以奖励。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对在技术革新、产业带动、新领域拓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拿出专项经费予以奖励,从而确保了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人才培养方式丰富多样
采取自主培训、送外培训、岗位交流互培、传帮带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多方位、有针对性的培养亟需人才,帮助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全年多次组织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业务骨干为年轻力量在施工现场传道授业。该队领自主创办的机长安全培训班、QEO管理体系培训班等各种培训数不胜数。为适应全队新产业、新领域的开拓和发展,选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相关的外部培训。根据该队工作中各实体的工作及岗位特点,实行专业技术人员每隔两年进行野外、室内岗位相互交流、相互培训,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因岗位固定而造成专业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技能得以迅速提高,为全队经济转型和事业跨越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