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频道 > 煤炭安全 >

安监总局:全国煤矿连续14个月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发布时间:2014-05-23 09:46:31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飞)5月2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安全生产进展和下阶段重点工作。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在会上表示,以煤矿为代表的重点行业事故也是明显下降,煤矿事故的总起数下降19%,死亡人数下降37%,特别是煤矿的重特大事故下降更为明显,起数下降60%,人数下降67.7%,已经连续14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这也是历史上煤矿最长的一个安全时段。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月1日施行)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包括30人)以上死亡。

全国煤矿已连续14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杨栋梁表示,截至5月20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其中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重特大事故明显下降。以煤矿为代表的重点行业事故也是明显下降,煤矿事故的总起数下降19%,死亡人数下降37%,特别是煤矿的重特大事故下降更为明显,起数下降60%,人数下降67.7%,已经连续14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这也是历史上煤矿最长的一个安全时段。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不要带血的煤

杨栋梁指出,在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必须要选择方向可靠、四轮驱动、大马力、大功率的越野车才能前行,称之为“1+4”工作法。

“1”是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紧握方向盘,方向不能出问题,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不要带血的GDP,也不要带血的煤,这就是方向。“4”是已经制定的双七条,此外,还有警示教育,“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话”,已筛选50个出事故最多的县,安监总局和煤监局一竿子查到底,对它进行特别管理,现在正在抓落实。

16个专项督查组对油气管线拉网式检查

杨栋梁说,青岛“11.22”事故后,对全国的油气管线开展了拉网式的专项检查。把每个省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最大的隐患,以安委会的名义下发通知书,要求整改,而且整改情况要限时上报到国务院安委会。按照这个做法,各级层层依此类推,省上对市上,市上对县上,然后对企业,这样的话都是层层下达、层层签字。整改的内容、整改的责任、整改的时限、整改的资金、整改的结果都必须要做到五落实。

安全生产执法不严在于“怕”字当头

杨栋梁表示,现在为什么有的地方执法不严,表现得比较软弱,软的背后就是一个“怕”字,怕得罪人,怕这怕那,“怕”字当头,怕的背后就是一个私字,“私”字当头肯定就怕,怕字当头以后肯定就软,软了以后肯定执法不严,最后事故就会出来。同时。还严肃查处队伍的内部的腐败行为和由于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的事故,以及监管不到位等类似的问题,也坚决不放过。

22省出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文件

杨栋梁表示,全国已有22个省市研究制定出台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正式文件。党委和政府在安全生产问题上都要负起责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党委统揽全局,党委管大事,经济发展是大事,安全生产也是大事,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都要亲自上手、亲历亲为,不能懈怠。“一岗双责”,是指“除了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以外,同时还要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人人如此,齐抓共管。”

同时,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进一步强化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属地监管的责任。

领导干部对安全事故要有担当

杨栋梁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担当和负责的精神,遇到这些事故以后,不要躲躲闪闪,要勇于去面对这个事故,去总结经验教训,该承担的责任要承担,最大的担当精神是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不是推托、不是开脱,是要勇于担当。

对忽视安全的领导选拔任用时要“一票否决”

杨栋梁表示,一票否决是要加大安全考核的比重,因为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而且事故属于多发易发的时期,在干部考核方面,对那些忽视安全、不重视安全的领导,要按考核给予严惩,现在主要在评选先进、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做到一票否决。发生了重特大事故以后,干部不能参加选拔任用。

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投稿QQ:2729004648

 

\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