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这是一个千古话题。而最窝心的爱不是轰轰烈烈,而是点点滴滴小小的爱触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这种“小爱”能留存心底一辈子。然而,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常村煤矿用数不清的凡人善事、孝老爱亲、善行善德,种种“小爱”,完美的诠释了“常村好人”成就人间大德的大道理。
今年59岁的刘日,是常村煤矿一名退休职工,1984年,刘日的岳母不慎腰椎骨折,卧床10年,从那时候开始,刘日每天的任务就是给老人洗涮、穿衣、喂药、送屎送尿,当时工资挣得少,为了节省开销,经常骑自行车到长治卖药,为了少麻烦别人,还自学了打针、输液换药等护理,直到1994年岳母离世。
1995年底,刘日多病的岳父由于一场感冒引发了并发症,从此就一病不起。拉屎撒尿全在床上,照顾老人的重任又一次落在了他的身上。10年来,他先后陪岳父住院多次,做骨髓炎、白内障、胆结石手术,连岳父的同事和朋友都称赞刘日是个难得的好女婿。而且,他没有因为照顾老人,影响正常工作,每年被常村煤矿评为矿“先进生产工作者”、“安全卫士”。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刘日的爱人病情加重,被医院诊断为肌无力。9年来,为了防止肌肉萎缩,有时间就帮她练习走步,做简易操,每天帮她按摩胳膊、后背和脚部4个小时,用心呵护着自己的妻子。
2007年,他被评为首届全国“十佳时代男性”称号。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时,问到“获奖后对男人的理解”,他回答说:“男人要有责任感,像孝敬岳父母,照顾结发妻子,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做人要懂得感恩,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是一种财富,需要我们精心呵护;这种道德是一种精神,需要我们不断发扬;这种道德更是一种力量,需要我们共同传递!”
“小爱”影响大。常村煤矿从正式投产到现在已有18个年头了,倡导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人”的企业理念,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集团公司教育类品牌企业。从济困、扶贫、助学、环保等公益活动开展了1000于次。
在整个矿区,“小爱”蔚然成风。
离岗职工牛树林,39年来,他始终坚持在百米井下采掘一线,在各个“急、难、险、重”工作岗位上,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生命和汗水,为矿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默默奉献。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传、帮、带”作用,为矿井新工人、大学生3千多人讲授课程,深入队组宣讲达300多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先后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共和国重点工程建设青年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安全”最佳矿哥、奥运火炬手等多项国家省市荣誉。
退休职工连文科于2012年初成立了个老年合唱队,清唱红歌、吹笛子、拉二胡,刚开始只有4个人。随着老连的合唱队影响越来越大,2年多来,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由过去的不敢唱、不会唱,到现在的人人都能唱、都愿意唱,还唱出了好心情。而今,已经拥有了70多人,年龄最大的78岁,大多数在60岁左右,大家管他们叫“草根合唱队”。老连说,他们要用歌声来弘扬正气、与时俱进,让居民时时了解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有中国梦,而老连合唱队的梦就是抱着年轻的心态,风雨无阻的一路唱下去,唱出心中的梦想。
2013年6月,常村煤矿设置了道德讲堂和百姓讲堂,截至目前,共举办30期,有近70个道德模范讲述了自己感人的事迹,受教育人数达到6000于人。这标志着“小爱”已经印刻在每个职工的内心深处。
2014年,常村煤矿为全面加强广大职工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建设引领,推动全矿形成“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文明新风尚,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常村好人”评选活动, 营造“人人争当常村好人”的浓厚氛围,并形成长效机制。该矿文明办主任助理何彬介绍,这么多年的坚持,“小爱”在企业中凝聚了一股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提升了企业的方方面面的管理创新机制,连续三年荣获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标兵”、“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标兵”、“中国最美矿山”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
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投稿QQ:63100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