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新屯矿开掘区改革创效成果纪实
与煤炭市场持续不退“寒冬期”的巨大反差,改革后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新屯矿开掘区依然热火朝天,连续18个月超计划完成进尺任务、全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第一名、经营成本月月有节余、职工收入稳居全矿前两名,被矿领导誉为“全矿标杆单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优化管理机制,降低源头成本。2014年3月矿党政领导实施新的机构改革,开拓区和掘进区作为全矿首家改革试点单位,“合二为一”成立为开掘区,整合后原两个单位328人缩减为284人,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宣传员和楼管长9人缩编为3人,办事员、核算员、地面装料后勤人员由26人缩减为现在的10人,管技人员由原来的22人缩减至9人。每逢传统节日、农忙时节或生产困难时期,组织由支书带队,技术员、核算员和后勤人员参加的会战小组,展开生产会战,有效缓解了生产压力,保证了全区的进尺正常生产。实施跟班领导兼职把勾推罐开皮带溜子,跟班队长兼职安全质量验收员并从事生产劳动,削减2名井上材料供应人员编制,改由核算员、宿舍楼管长填位补缺,每月15个工作日从事井下生产劳动或生产材料设备供应,实现本职工作与生产服务的“两不误”。推出机电工500元旬度保勤奖高出生产工100元的特殊政策,激发机电工从事班组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减少后勤用工,提高生产效率。在补强人力资源的短板之后,竞争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多次创出月进550米以上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1+1>2的效果。
优化激励机制,争创高产高效。坚持以激励为引擎,激发职工队伍工作热情,创造性地推出“生产工400元旬度保勤奖”、“ 200—500元班组攀升任务台阶奖”、“1000+300元金牌班组鼓励奖”等常态化激励政策,每月筛选各生产队进尺最高的班组,给予物质奖励,有效地激发出班组职工的“争赶超”竞赛热情,助推了每月进尺计划的圆满完成。2014年7月份,14251溜子道17天掘进170米,创出全矿历史单进最高纪录。今年6月和8月份,14229溜子道和14260运料道分别创出3.6米全岩大规格月进76.7米和75.4米超计划15%的历史新高。
崇尚工艺创新,致力降本增效。2014年1月份,矿在14251运料道引进试用ZWY—150/55L型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成为集团公司第一家引用挖掘式装载机新设备的开掘单位。最初试用阶段设备的七处低效设计性能,不仅没有显出高效功率,还因为动力不足、液压油管多次崩裂等问题而被职工质疑,区党政领导组织专项技术攻关和群众性建议活动,帮助厂家完成了技术改进,短短三个月时间,实现了三代产品的更新换代,让新设备绽放最为先进的高效功能,相继实施的装载机铲板加宽,减少出煤过程中的左右摆车次数和扒掘次数,提高了出煤效率;改进装载机前臂摆动幅度,使之覆盖扒装巷道全断面;加长装载机一运刮板输送机槽,减少一、二运转载点掉煤量;在装载机小臂护板两侧添加安装喷雾降尘装置,提高出煤过程中降尘效果;更换钩机高压供油软管,减少了崩管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彻底解决了瓦斯突出矿井不能使用机械化装备的瓶颈难题,大大提升了岩(煤)巷掘进单进水平,提高工效30%,有效缓解了采掘衔接紧张局面,其成功经验在集团公司得到全面推广。(李吉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