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能源网讯: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北皂煤矿工会以劳模创新平台为依托,找准度危求进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自主维修创利、加工复用创利900多万元,为矿井度危求进注入强大活力。
该矿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挖掘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引导和带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钻研业务、提升技能,在矿井上下精心培育出一批优秀技能拔尖人才。王科是综采一队机电副队长,以他为核心组建的王科职工创新工作室先后荣获了山东能源集团和烟台市优秀创新工作室称号,并获得烟台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并获得一次性5万元资助资金。 他组织创新项目“王科单轨吊”设备,主要用于井下吊装立柱。过去,千余斤的立柱全部要靠人力搬运,不仅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北皂煤矿决定购买一台单轨吊,但市场上的单轨吊不但价格高,且不适于海底作业。在该矿科技降本增效的号召下,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矿综采二队副队长王科主动请缨,带头研发。他们在毫无资料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历时一年研发成功,并顺利投产。为企业节省购置费用90万元。 “王科单轨吊”是北皂煤矿用科技创新应对行业寒冬的一个范例。一年来,在北皂煤矿,技术创新成果达20多项。
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北皂煤矿转变思路,向科技要效益,鼓励“五小”发明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矿生产调度室成立的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围绕注浆锚索、钢管混凝土支架、锚网喷支护改革等一批创新项目上马。先后实施了《北皂煤矿海域二采区大倾角皮带选型研究》、《主井电控系统变频改造》、《数字化矿山建设》等一系列技术项目的科研攻关和升级改造。综采队、掘进队的职工创新工作室组织实施的污水泵房远程自动化改造,实现了远程、就地、自动三种控制模式,实现了无人值守,年可节省人工费用12万元。在技术创新方面,技术部门组织实施的科学编排采掘接续规划,采用减少工作面间煤柱,提高采区回收率。优化了H2104工作面,将工作面外延100米,增加储量10万吨。
矿里不同层次的创新工作室针对生产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集思广益、技术攻关,将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专长发展为群体优势,实现了一加一大于的效果。通过推进创新工作室的开展,在矿井上下培育了一支高技能职工队伍,成为培育职工成长进步的“孵化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动机”、推动矿井转型发展的“智囊团”。(刘丽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