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和同事一道,到汪家寨煤矿采访。与矿党委书记龙兴胜的交流中,笔者意外得知该矿调整片帮支护法,有效改善支护质量,提高安全系数,节约成本投入,减少时间浪费,使劳动效率大幅提高。
安全:隐患预警
今年4月,矿长彭明怀例行下井。工作现场,彭明怀发现片帮松柔,侧压大,沙沙的细微声不时传出。彭明怀感到,如继续下去,压力会更大,安全隐患会更加突出。
该矿掘进巷道两帮长期采用锚杆支护,锚杆紧固时所使用的螺丝口长50mm,拧紧过程中,超过该尺度极限阀值,锚杆支护就会失去作用,支护形同虚设。随着掘进的推进,巷道两帮压力会逐渐加大,安全隐患会愈来愈明显。
如何解决该问题,防患于未然。彭明怀矿长提出将锚杆改用小锚索的思路。经研究分析,并报公司审核同意,该矿当月底,开始将锚杆支护改为小锚索支护。
锚杆支护调整更换为小锚索后,有效地解决了螺丝口短,超过有效长度带来无效支护的问题。
小锚索支护,不受螺丝丝口极限阀值长度的影响,而是采用紧固工具加固,操作简单、节时省力,只需一个人就可随时对锚网进行紧固,使其紧紧贴近片帮岩石,安全系数成倍增加,有效劳动率大大提高。
效果:功效多多
自4月份巷道两帮锚杆支护改为小描索支护来,两帮无效支护大幅减少,安全隐患的预警作用得到发挥,有效控制了空帮空顶现象,质量标准化管理同步得到提高。
谈到锚杆改小锚索的成效,矿技术科长雷凯随意列出一项项好处。加强安全隐患的预防,减少巷道维修维护的人力、物力投入,成本下降明显,更重要的是,节约大量时间。
据保守测算,巷道每维修一米,材料费需投入3300-3600元,人工投入需1800-2000元。通常情况下,维修维护量是掘进量的20%。以该矿41104里运巷道为例,每掘500米要修100米。采用该法,可节省投入50多万元。
单算人工,41104巷道,采用小锚索后,可减少人工1000个工时,按每工120元计算,工资需12万元,节省这部分人力,可干其它工作,里外里就干出24万元的工作量,成本降,劳动效率却成倍提高。
雷凯科长简单测算的这笔帐,还不包括后勤、辅助方面人工、材料等的投入。
今年,该矿将掘巷道预计3000多米,都将采用该办法。以此测算,此项小小的调整,本年可节省360多万元维护巷道费。
共享:可广应用
巷道两帮锚杆支护调整更换为小锚索支护,效果好,好处多,但成本投入又如何,是否能被其它矿井单位所普通接受呢?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一步采访了技术科的雷凯科长和掘进一工区的区长段文艺、党支部书记杨进辉和部分职工。笔者得到一致答案,锚杆支护与小锚索支护,在成本投入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总体上而言,相差无几。
采访得知,锚杆换小锚索支护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适用,可广泛应用于公司各矿井单位的巷道两帮支护。据悉,公司某矿已前往该矿学习该支护办法,并应用于实践。经多方核实,笔者了解到某矿的学习、引智成功,效果达到预期。
资料显示,公司上半年完成掘进进尺27617米。如果各矿井都采用该办法进行片帮支护,不仅可有效控制安全隐患,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而且其经济效益、劳动效率都将发生大的变化。
简单测算下面算式:按公司上半年完成掘进进尺27617米,维修率20%、最低定额5000元计算,27617×20%×5000=27 617 000元。
如果按全年计算,再乘以2,其结果又是多少呢?
采访手记 “责任”撬动“效益”
汪家寨煤矿两帮锚杆支护改小锚索支护的成功应用,得益于该矿矿长彭明怀例行下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果,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作为。
然而,这源于解决安全隐患之举,却撬动了经济效益、劳动效率、质量标准化等一系列良性效应。如能广泛推广应用,其综合效应更不可小觑。
分析其实质,关键是矿长彭明怀的“责任心”使然,是“责任”撬动了巨大的效应。如果没有责任心,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个小小的调整就不会来,或者说不会来得这么快。
当前,市场需求乏力,企业正面临生存、发展双重考验,广大干部职工都应该有一份这样的责任心,“忠诚企业、敬畏岗位、履职尽责”。
相信,我们每一个职工只要充分发挥、利用好各自的聪明才智,同心携力,就一定会迎来风雨后的美丽彩虹。(赵亚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