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班,经常听到同事谈及自己孩子的话题。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话:就是同事之间相互问孩子考试的分数,有时也会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让人头痛啊!听到这话,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
我的老父亲,从小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上了几年学堂,就早早的辍学了,因此,他在心里暗示自己,不能让自己的子女像他一样,因为家庭原因而辍学,所以,对于我们上学,父亲没少操心。
八十年代末的五月初四,父亲回忆,医生正要下班吃饭,根据吃饭的时间推算,大概十二点左右,一个新生的生命从此降临了,给一个盼望孩子的家庭来说是希望,也是寄托,但对一个父亲来说,意味着身上的担子又重了。
那时的农村,粮食产量不高,对于一个多孩的家庭来说,要解决温饱,又要让孩子上学,那种压力,可想而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到了上学年龄,父亲就送我上学,每天由两个姐姐带着,那时的自己,不怎么懂事,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只知道放心回家有饭吃,吃饱了就去玩,对于学习上一点也不关心,因此,一年级就读了三个,也让父母头疼,用当时农村的话说:就是恨铁不成钢。
慢慢的自己渐渐的懂事了,经过努力学习好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每次开学,最让我难过的,就是每次交书费时,家里由于姊妹几个上学,一下子那不出这么多钱,到这时,父亲就要这里借,哪里借,左求人,又求人,东凑西凑的才凑够,有时,我也不理解父母的苦,就会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就是几块钱么,怎么就没有啊?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我上了中学,但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是我最苦恼的事,怕父亲穿着在同学面前给自己丢面子。每次叫父亲去开家长会,都会叫父亲穿好点的,当时怎么就不明白,父亲何尝不想呢?
渐渐的我上了大学,大学毕业我参加了工作,慢慢的我懂得了当时父亲的良苦用心,也恨自己的无知,那时,能供我们上学已经很不容易,要感到幸福才对。
今天我明白了,可怜父母天下心,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希望,我感谢我出生在哪里的家庭,也感谢有这样一位父母亲,让我今感到自豪,也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
我的老父亲,看着你苍老的面孔,你佝偻的背,日渐增多的白发,我的心里酸酸的,苦苦的,我用了十多年才读懂你……….。
作者: 颜礼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