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煤炭频道 > 新闻头条 >

山西煤炭调研,产能难退出,贷款难新增,区域煤炭企业信用品质堪忧

来源:研报中债资信    发布时间:2015-09-24 09:32:07 

    本网讯 观点简述:现阶段,国内煤炭价格已经跌至2006年的价格水平,煤炭行业亏损面积不断增加,煤炭企业信用品质显著弱化,引发投资者密切关注。中债资信认为,由于历史积累、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支持,以中大型企业为主的发债煤企尚能维持资金安全,系统性信用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很小。但若成本、煤价、产能退出和非煤业务经营状况出现明显的不利变化,则可能耗尽历史积累使金融机构丢失信心,部分煤炭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加大。为此,中债资信8月走访了陕西、山西等煤炭主产区和主要煤炭企业,并就成本、售价、运输、税费、煤化工等问题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本期为山西地区调研纪要,我们的主要结论如下:1、煤炭:完全成本:目前原煤完全成本在210~280元/吨左右,优势矿井与落后矿井成本差异显著,吨煤制造成本较陕西、内蒙处于劣势地位。

运输:运输费用在160~260元/吨,运费对利润形成较大侵蚀,陕西煤炭外运条件的改善或将对山西煤炭销售形成较强冲击。

吨煤盈利:仅少部分优势矿井尚有盈利,但老旧矿井已出现售价与成本倒挂,整体看煤企基本已无盈利空间。

经营环境:煤企经营决策受行政干预较大,小煤矿整合、办社会支出、人员负担侵蚀历史积累;能源供给结构变化将逐步弱化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地位,而经济放缓将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风险。

产能退出与区域竞争:受制于人员安置问题落后产能退出缓慢;区域市场竞争激烈。

融资环境:贷款以争取维持存量为主、新增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企业对直接融资依赖度提升。

财务信息质量:部分煤企出现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无法匹配、盈利能力与经营基本面背离等问题,财务信息质量有待加强。

2、煤化工:传统煤化工:山西传统煤化工产业占煤化工销售收入的70%以上,盈利能力普遍较差。

新型煤化工:山西新型煤化工项目起步较晚、投产项目少,煤制油项目盈利有一定不确定性。

山西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近20%,位居全国第二位,且煤种较为齐全,目前形成了位居北部的动力煤(包括大同煤田、宁武煤田等),中部的炼焦煤(包括西山煤田、河东煤田和霍西煤田等)和东南部的无烟煤(包括沁水煤田等)三大煤炭综合生产基地,全国十四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中山西有三个。2015年上半年,山西省省累计生产原煤4.63亿吨,同比下降3.19%,占全国产量的25.88%,居全国第一。

 

\
\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