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开通 湖南能源学会等代表共同见证
近日,历时3个多月建设我省首个公益、开放、互动性地州市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正式开通并投入使用。来自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全市近120家高新技术企业、“1115工程企业”代表和与会的湖南能源学会等科研机构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该平台是由市科技局主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具体承建的科技服务服务平台,平台首期购买了《中国学术期刊》、《中国重要报纸》、《中国重要会议论文》、《中国科技成果》等海量数据,并针对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化工、纺织、现代农业、纸业及印刷、建材、城市规划、现代服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产业的14个机构馆,为全市企业提供产业研究、国内外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市场信息、情报预警等综合性服务。用户登录常德科技政务网(www.hncdst.cn),点击“常德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即可自行浏览、检索,下载需输入免费发放的用户名和密码。
开通仪式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湖南代表、湖南省信息研究所文献资源馆专家就常德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使用方法和科技项目查新检索业务知识进行详细地解读。
国网湖南2014年消纳新能源电量同比增长82.64%
2014年,国网湖南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决策和国电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相关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科学调度、优化流程、完善服务,确保了清洁能源优先消纳,有效推动了湖南清洁能源发展和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4年,在水库来水与常年持平,水电装机容量增长10%的情况下,湖南电网水电电量同比增长了26.6%,统调水电厂全年累计发电量34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6%,连续5年实现了零弃水调峰,连续3年实现水电电量创新高。水能利用提高率10.06%,节水增发电量31.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原煤约165万吨,少排241万吨二氧化碳,少排1331吨二氧化硫。
在新能源并网方面,国网湖南大力加强电网支撑,确保新能源输送通道畅通。为保障新能源送出,2014年新、改、扩建110千伏风电送出线路19条,目前已完工19条,计划完成率100%,有效保障新能源发电上网。
针对省内部分高寒山区风电并网线路冬季覆冰严重,制定相应融冰应急预案,加强融冰及监测设施布点,增强巡视及抢修力量,确保风电送出通道安全运行。2014年,全省共设立风电并网线路冰情监测点37个,出动巡视人员863人次,实施不停电融冰15次,保证了7条高寒山区风电并网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防止风电电量损失约500万千瓦时。
科学调度是确保新能源电量全额消纳的关键。对地区电网影响新能源送出的问题、隐患进行梳理和分析,共征集各地区风电场并网及运行技术难题16项,确定5项技术攻关课题,逐一研究具体解决办法。
针对湖南水电装机容量大的特点,充分发挥水电站调节性能,有效解决部分地区小水电和新能源发电争抢上网空间的情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014年湖南电网新能源发电量17.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64%,相当于节约原煤约91万吨,少排133万吨二氧化碳,少排733吨二氧化硫。全年未发生一例弃风、弃光事件,获得政府部门、发电企业的一致好评。
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中创化工”入园3年产值达8.5亿元
近日,“中创化工”进入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投产正好满3年。该企业在乙酸仲丁脂方面不断“放大”独有的技术优势,3年时间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3倍和4倍,达到8.5亿元和1.7亿元。近3年来在该园多个项目和企业中真实演绎着,演绎的结果是该园惊喜地收获了300多亿元的产值和30多亿元的税收。
该园是一个包含长岭炼化、巴陵石化和原云溪工业园在内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湖南省着力打造的“千亿产业集群”。该园拥有完整的石化产业链和雄厚的技术力量,现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个和院士工作站2个,进站工作院士9人、中高级技术员4000多名。
3年来,该园先后有3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了“长大工程”,总计投入31亿元新上了二期或三期扩改,为园区新增产值120亿元,税收15亿元。同时,“入驻”的63个高新技术项目迅速开花结果,“裂变”出近200亿元的产值和30家规模企业。目前,该园高新技术企业已增至52家。